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从零认识开源促进会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

从零认识开源促进会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

作者头像
用户2423478
发布2025-10-31 18:59:07
发布2025-10-31 18:59:07
134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具身小站具身小站

OSI(Open Source Initiative,开源促进会)是国际公认的开源协议标准制定与认证组织,其核心使命是定义和维护“开源”的法定标准,确保开源软件的法律合规性和生态互信。

1. OSI组织定位

  • 标准制定者:OSI是“开源”定义的官方制定机构,其发布的《开源定义》(Open Source Definition, OSD)是判断许可证是否属于开源的唯一国际标准。
  • 认证权威:通过审核和批准开源协议,赋予其“OSI Approved License”认证标识,全球开源项目均以此为准绳选择协议。
  • 社区枢纽:由全球开发者、企业(如微软、谷歌、Linux基金会)共同参与治理,推动开源生态协作

作用维度

具体内容

案例

定义开源标准

明确开源软件需满足“四大自由”:使用、研究、修改、分享的自由。

拒绝限制商业用途或歧视性条款的协议(如旧版JSON License)。

认证开源协议

审核许可证是否符合OSD,通过后列入官方列表(如MIT、GPL、木兰协议)

木兰协议(MulanPSL v2)成为首个OSI认证的中英双语协议,推动中国开源国际化。

维护生态信任

提供“OSI Certified”标志,用户可通过该标识快速识别合规开源软件

软件标注“OSI Certified”即表明其采用OSI认证协议分发,降低法律风险。

推动新兴领域标准

制定《开源AI定义》(OSAID 1.0),要求AI系统开源代码、数据及权重

Meta的Llama 3因未公开训练数据被认定为“非开源AI”,引发行业合规讨论。

2. OSI开源协议认证

OSI认证流程分为协议认证(针对许可证文本)和软件认证(针对具体项目)两类:

2.1 协议认证流程(License Approval) 面向对象:许可证起草者(如企业、开源社区) 步骤:

  • a. 提交申请:将许可证草案发送至 license-approval@opensource.org,注明是否允许公开评审。
  • b. 公众评审与修改:OSI将协议提交至邮件列表进行社区公开讨论,并整合反馈(如法律漏洞、条款歧义)。比如,木兰协议v1根据反馈迭代为v2,明确中英文法律效力后通过认证。
  • c. 法律合规审查:OSI联合法律专家评估协议是否符合OSD,重点检查:是否允许自由分发与修改、是否禁止歧视性限制(如禁用特定行业)、专利授权是否明确。
  • d. 最终批准:若无合规争议,OSI董事会投票批准,协议被列入官方列表,公开评审的协议约需3-6个月,非公开协议耗时更长。

2.2 软件认证流程(OSI Certified标志使用) 面向对象:采用OSI认证协议的开源项目开发者 要求:

软件必须完整包含OSI认证协议文本(如LICENSE文件)。

在发行版中标注声明:

代码语言:javascript
复制
This software is OSI Certified Open Source Software.
OSI Certified is a certification mark of the Open Source Initiative.

电子分发:声明置于README等显眼位置。 实体分发:声明印刷于包装或介质表面

2.3 典型案例

  • 推动区域开源生态:木兰协议(MulanPSL v2)通过OSI认证后,被华为鸿蒙OS、OpenEuler等国产基础软件采用,成为“中国开源名片”。
  • 多语言协议创新:OSI鼓励非英语协议认证(如中文木兰协议),降低非英语区开发者的参与门槛19。
  • 规范新兴技术开源:OSAID 1.0要求开源AI系统必须公开训练数据、代码及权重,倒逼企业提升透明度(如谷歌Gemini需公开数据来源)。
  • 企业合规风险防控:未使用OSI认证协议的项目可能面临法律纠纷(如2025年某公司因混淆“开源”定义被索赔),避免“伪开源”诉讼

3. OSI认证的意义

  • 标准制定:确立什么是真正的开源许可证
  • 许可证审核:评估新许可证是否符合开源定义
  • 教育推广:提高公众对开源概念的理解
  • 社区认可:获得OSI认证是开源社区的重要标志
  • 获得OSI认证的许可证必须满足以下10项原则:
    1. 自由再分发:不得限制软件销售或赠送
    2. 源代码:必须提供源代码,不得仅提供二进制
    3. 衍生作品:必须允许修改和衍生作品
    4. 作者源码完整性:允许"补丁文件"形式分发修改,但不得限制完整衍生作品
    5. 不歧视任何人或团体:不得限制特定人群使用
    6. 不歧视领域:不得限制特定用途(如商业、研究)
    7. 许可证分发:权利随软件转移,无需额外协议
    8. 许可证不得特指:权利不依赖于特定产品
    9. 许可证不得限制其他软件:不得要求同分发的其他软件也开源
    10. 技术中立:不得依赖特定技术或界面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25-08-1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具身小站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1. OSI组织定位
  • 2. OSI开源协议认证
  • 3. OSI认证的意义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