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 AI + Web3 实战营的第四篇研发日志,前三篇如下:
AI+Web3实战营日志 #1|开营
AI+Web3实战营日志 #2 | 完成底层合约
AI+Web3实战营日志 #3 | Router合约
另外,关于 AI + Web3 实战营的相关介绍则有如下几篇文章:
我要启动 AI + Web3 实战营了
再谈 AI+Web3 实战营:这到底能带给你什么?
AI+Web3实战营,9月15日正式开营
背景
上篇日志里我们完成了 ETFRouterV1 合约,支持让用户只用 USDT 就能直接申购和赎回 ETF。
昨晚我们又完成了 ETFRebalancerV1 合约,这是继 Core 合约和 Router 合约后的第三个关键组件,实现了基于 Flash 机制的自动化投资组合再平衡功能。
为什么需要再平衡?
ETF 的核心价值在于「按权重持仓」。但随着市场波动,资产比例会偏离目标,这时就需要再平衡。挑战在于:
- 要在一个交易里完成多资产调整(原子性);
- 要避免影响用户正常申购赎回;
- 要尽量减少滑点和交易费用;
- 还要保证安全,不给攻击者可乘之机。
我们的解决方案:Flash Rebalance + USDT中转
我们设计了一套三步走机制:
- 卖出超配资产 → 兑换成 USDT
- 用 USDT 买入欠配资产
- 所有资产归还到 Core 合约
USDT 作为中转货币,极大简化了多资产之间的交换逻辑。这一点在实测中也验证了:相比直接做「资产 A 换资产B」,通过 USDT 中转更稳、更易控。
技术亮点
- Flash Rebalance模式:一次交易内完成所有调整。
- 混合 DEX 路由:根据流动性情况,灵活选择 PancakeSwap V2 或 V3。
- 多层保护机制:冷却期、滑点限制、访问控制,确保协议稳健。
- 智能初始化:通过预言机自动计算初始仓位,做到「1份额≈1美元」,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 ETF 价格。
系统架构升级
在这次开发后,BlockETF 形成了更完整的三层系统:
核心层:BlockETFCore + 价格预言机 + Flash Rebalance
应用层:ETFRouterV1 + ETFRebalancerV1
基础设施层:PancakeSwap V2/V3 + 安全控制
这意味着我们不仅完成了 ETF 的基础功能,还打通了「自动化运维」的关键环节。
我们的收获
这次开发让我印象最深的有几点:
- 现实流动性很重要:V3 不一定比 V2 更好,要实测。
- 简单方案往往更优:USDT 中转把复杂问题降维了。
- 安全永远排第一:冷却期+滑点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 用户体验就是核心:1份额≈1美元的模型,降低了理解门槛。
下一步
- 完成 PriceOracle 合约,打通实时估值和智能初始化的关键环节
- 完成测试套件和Gas优化
- 做好主网部署准备
- 探索更高级的再平衡策略(多DEX聚合、跨链再平衡、AI驱动触发)
这个实战营,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每一次迭代都让未来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