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置林立、管廊密布的化工生产区域,精准掌握人员位置直接关系到作业安全。
化工安全生产中,人员管理始终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随着UWB超宽带定位技术的成熟,化工企业看到了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的可能性。然而在实际推广中,这项技术面临着部署成本高、信号传输易受干扰、设备安装复杂等现实难题。
01 行业困境:超宽带技术遭遇应用难题
化工生产环境具有显著的特殊性,其复杂的工艺装置和严格的安全标准,构成了超宽带定位技术必须正视的现实挑战。
各类金属储罐、反应器、纵横交错的工艺管道,这些设施对无线信号传输极为不利,导致超宽带信号容易产生多重路径效应,直接影响定位精度。
在防爆标准方面,化工行业的要求尤为严格。定位终端和基站必须达到高等级防爆认证标准,确保在危险环境中不会成为引火源。
此外,化工区域常见的易燃易爆物质、腐蚀性化学品以及高温高压工况,对定位设备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经济性考量同样是超宽带技术在化工领域推广的重要考量因素。纯超宽带方案在大范围厂区实施时,需要配置大量防爆基站,投入成本较高。
02 创新突破:多技术融合开辟新路径
面对超宽带在化工领域应用的多重困境,技术融合正在成为破局的关键。通过将超宽带与其他定位技术有机结合,既能确保定位精度,又能有效应对复杂工况带来的挑战。
超宽带与蓝牙的协同构成了当前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超宽带负责在反应器、储罐区等重点风险区域提供厘米级精确定位,而蓝牙技术则覆盖通道、操作室等精度要求较低的区域。

多技术融合的定位系统进一步拓展了应用边界。在室外罐区,卫星定位技术可提供亚米级定位,有效穿透罐区密集钢结构遮挡。在室内车间,超宽带发挥其厘米级定位优势。
算法层面的创新同样取得进展。通过智能融合算法,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罐区遮挡程度、车间密闭性等化工特定参数,自动切换主导定位模式。
03 实践探索:航飞光电的创新解决方案
作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领域的专业企业,航飞光电基于对化工安全需求的深入理解,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人员定位系统解决方案。
航飞光电创新性地采用多技术融合方案,实现了化工厂人员定位系统的高精度与高可靠性。这一方案充分发挥了超宽带厘米级高精度定位的优势,同时利用低功耗蓝牙技术实现大范围经济型部署。

在设备制造方面,航飞光电的所有定位产品均满足化工防爆区域的严格要求。超宽带信标续航能力可达数年,蓝牙信标使用寿命更为持久,显著减少了危险区域的维护工作量。
航飞光电人员定位系统支持快速对接化工企业现有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接口,系统可与企业现有的过程控制、资源管理、视频监控等系统高效连接。

04 发展前景:超宽带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随着工业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超宽带定位技术在化工领域的应用正朝着更智能、更集成的方向演进。
智能算法的深度应用将为超宽带定位系统带来显著提升。通过对历史位置数据的机器学习,系统能够预测人员行为规律,识别潜在安全隐患,实现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的转变。
新一代通信技术的融合将进一步提升超宽带定位系统的性能。5G网络低延迟、大容量的特性,能够支持更多定位终端的同时连接,实现定位数据的即时传输与处理。
数字孪生技术的结合将是超宽带定位系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通过将实时位置信息映射到化工厂区的三维数字模型中,管理人员可以直观掌握全厂人员分布与移动轨迹。
化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技术融合、算法升级与系统集成这三个关键要素,正推动超宽带技术跨越应用障碍,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