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MCP广场
社区首页 >专栏 >一分钟读懂ERP:如何评估ERP是否实施成功?

一分钟读懂ERP:如何评估ERP是否实施成功?

原创
作者头像
informat低代码
发布2025-10-22 14:28:23
发布2025-10-22 14:28:23
1210
举报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诞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脱胎于适用于离散制造业的物料管理计划(MRP II)。它不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组成,更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使命。

所谓“计划”,指的是从产品的最终完工时间出发,反向推算每一道工序的完成节点,直至追溯到最基础的零部件或原材料。而“物料管理”,则是严格按照计划中的时间点,为每一工序精准备料(不多不少、不早不晚)。

通过这种精细化管理方式,企业能将库存压缩至接近零水平,从而极大节约流动资金,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准确掌握产成品所需的所有物料信息,并将其统一纳入一张物料表(BOM)中进行管理。

现实中,很少有企业只生产单一产品,往往是多种规格、多种型号并行制造。这就要求MRP II必须具备统筹不同交货期、不同产品类型的生产计划能力,而BOM中也必须涵盖所有在产产品的物料信息。

在MRP II的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如果在BOM中为每项物料附加价格信息,便可实现产品的财务成本核算。于是,MRP II与财务管理的融合水到渠成。

BOM中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设计图纸的材料明细表。而在生产过程中,设计与工艺的调整在所难免,明细表也需要随之更新。

为确保产品与设计始终保持一致,软件厂商在CAE/CAD/CAM基础上开发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PLM系统的明细数据,正是BOM的核心数据来源,因此,MRP II与PLM的集成也显得顺理成章。

产成品的规格、数量与交货期,通常由客户合同决定——这正是客户关系管理(CRM)的核心功能。直接从CRM系统获取生产计划所需的关键数据,既保障了准确性,也提升了效率。

要制定精准的排产计划,必须充分考虑设备能力与状态,例如设备的检修周期、易损件更换时间等。通过设备管理系统(EMS)与MRP II的集成,生产调度将更为高效。

如果在BOM中加入工时信息,企业便能准确预估各工种的人力需求,MRP II与人力资源系统(HR)的结合也显得天衣无缝。

当系统功能齐备,如何为不同职能、不同层级的管理者实时提供所需的汇总与统计数据,便成为关键。为增强信息的直观性,数据图形化与可视化成为必然趋势,最终形成支持决策的商业智能系统(BI)。

当以上目标逐一实现,企业便真正做到了对所有资源的精准计划。于是,这个覆盖全面、高度集成的系统,被正式命名为“企业资源计划”,ERP由此诞生。

对厂商而言,既然企业管理中涉及的各个系统都可归属于ERP范畴,而ERP本身又广为人知,许多原本只开发某一专业系统的厂商,也开始扩展功能,对外宣称提供“ERP系统”。

另一方面,“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概念本身并不局限于离散制造业,理论上适用于所有企业。例如,流程化生产的化工企业,其重点在于设备管理,对MRP II模块需求较低;而银行、保险等行业,其核心业务流程系统也完全符合“企业资源计划”的定义。

正因如此,如今形成了“ERP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现状。

综上所述,ERP的实施成功,离不开两大核心原则:

  • 一是数据从源头一次性录入,中间处理与传输全部交由信息系统完成;
  • 二是通过ERP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只要实现这两点,无论企业属于何种类型,其ERP实施都可以被视为成功。在今天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其实落地ERP并不像以前那样有难度,像我们公司目前采用的这种模式,很多企业也都是可以借鉴的。聊到这个话题,还得回到前年年初的时候,当时我们公司的生产车间长期面临者生产效率低、物料杂乱不清的问题,也想过找一些现成的软件解决方案,但后面试用了一圈,都没有适合我们内部流程的。所以我们公司最终决定采用织信低代码这种可视化、配置化的开发方式,快速搭建ERP,最终也是帮我们公司实现了ERP系统的成功落地,至今使用2年多,总体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