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的 InnoDB 存储引擎使用 B+树 作为其索引的底层数据结构,这是实现高效数据检索、范围查询、排序和保证事务特性的核心。下面是对 MySQL 索引 B+ 树的详细解析:
WHERE id BETWEEN 10 AND 100)非常高效,只需定位到起始点,然后顺序遍历链表即可。一棵典型的 B+ 树包含以下几种节点:
[P1, K1, P2, K2, ..., Pn-1, Kn-1, Pn]
Pi 是指向子节点的指针。Ki 是索引键值,用于在子节点间进行路由。P1 指向的子树中所有键值 < K1。Pi 指向的子树中所有键值 >= Ki-1 且 < Ki (对于 1 < i < n)。Pn 指向的子树中所有键值 >= Kn-1。m 个子节点(m 称为 B+ 树的阶)。m 的大小由磁盘页大小和键/指针大小决定(在 InnoDB 中,m 通常很大,几百甚至上千)。ORDER BY, BETWEEN, GROUP BY 等操作非常高效。》》》text
[根节点]
[10, 50]
/ | \
[内部节点1] [内部节点2] [内部节点3]
[5, 8] [20, 30, 40] [60, 70]
/ | \ / | | \ / | \
[叶子1] <-> [叶子2] <-> [叶子3] <-> [叶子4] <-> [叶子5] <-> [叶子6] <-> [叶子7]
[1,2,3,4] [5,6,7] [8,9,10] [11,12..20] [21..30] [31..40,50] [51..60] [61..70, ...]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数据行)
理解 MySQL 索引的 B+ 树实现,对于设计高效的表结构、编写高性能 SQL 查询、以及进行数据库调优至关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主键查询快、为什么范围查询比随机散列索引好、为什么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回表操作(使用覆盖索引)、以及索引维护(插入/删除/更新)的成本来源。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原创声明:本文系作者授权腾讯云开发者社区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